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轉台
常聽說大台拍師奶劇,迷你倉一條公式,不斷自我複製,只怕創新要take risk,一條橋掂,儘管新瓶舊酒,保得住獨大的江山,就有運行。事實是否如此?我父我母是最普羅的觀眾了。他們不會什麼文化批判理論,也很少聽他們會挑剔電視劇的劇情犯駁或脫離現實,那些被文化人大力嘲諷諸如「煮個麵你食」的對白,又或是May 姐的雞汁,他們大概聽過便算,說不定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但不等於他們沒有追求。我母很久沒有追港劇,每個晚上,她躲在自己的房間,看旅遊節目,不是那些吵耳的「俊男美女」豪飲豪食一集好多餐,而是認真的,看世界,走大江南北。是的,最普羅的階層,都有求知慾和好奇心。至於我爸,遙控太複雜的他不懂,只在兩三個台中轉,先前熱話的《衝上雲霄II》,他沒有看,「晚晚都係男女關係什麼的,無咩好睇」。聽他mini storage麼說,我又覺得,所謂的精神鴉片,就算七老八十,不是你要他吸他就一定迷迷糊糊的栽個頭進去。於是,周日很多師奶走出來上街,抗議政府明明有得轉台都不准佢揀,就變得無甚奇怪了。然後,我們見到眾多在演藝行業打滾幾十年、走上街頭的資深藝人,突然翻出那潛藏心底多年以來的悲情:我們只不過表面風光,背後都是悲涼。心酸啊。老前輩郭鋒今夜沒有預先寫下的對白,句句發自肺腑,不經戲劇化處理,也沒有面容扭曲的誇張表情,台下就是掌聲雷動。香港電視員工上下,就要問,做演員有機會可以更好的演戲,做創作的可以更去盡的發揮,觀眾可以看更高質素的製作,有什麼錯。若說香港亦有能力製作如Discovery Channel 一樣水準的節目,怎會不值得期待?我母亦定必舉腳贊成。一句到尾,請別再小看香港觀眾。黎佩芬星期三見報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