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論壇民意反對駕照互認 憂慮路況交通配套 法律醫療未能配合
【本報訊】早前交通事務局悄悄推出《內地駕駛證與澳門駕駛執照的互認/互換制度》方案,儲存倉引起社會極大爭議。昨在《澳門論壇》發言的市民幾乎一面倒反對有關措施,除了認為港珠澳大橋尚未通車,目前毋需急於落實粵澳駕照互認外,更認為現時澳門的道路狀況、交通配套,甚至法律、醫療等各方面根本未能配合有關措施實行。澳廣視《澳門論壇》昨討論粵澳駕駛證互認,立法議員吳國昌、交諮委馮金水、中港澳直通客貨運輸聯會會長李賢良、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理事長湯澤森主講。論壇上,台上發言嘉賓對實行粵澳駕照互認的意見不一。吳國昌認為區域融合必然是大勢所趨,但澳門方面必須堅持打造世界休閒度假中心的發展定位,有關方向亦是國家和廣東省所認同,故澳門應保留歷史遺留下來的休閒城市特色,因此倡議旅客應利用公交和步行去體驗澳門,而不是在澳門駕駛遊覽。倡政府先做好規劃湯澤森指內地駕駛習慣和規則與本澳有差別,坦言不是懷疑內地居民的駕駛技術,只是他們未適應澳門的路面交通情況和狹窄程度,建議內地居民仍需先通過交通課程和考核;馮金水認為有關措施大勢所趨,但在過界司機和「白牌車」問題上仍有憂慮,政府應先做好規劃限制。李賢良則稱,對於粵澳駕照互認的問題上不應太杞迷你倉最平憂天,因有關措施並不是開放內地車輛來澳,而是未來長遠發展的第一步。而在市民發言環節,意見幾乎一面倒反對。有發言長者指出港珠澳大橋尚未通車,故現階段根本未有急切需要實施有關互認措施。更直言在政府尚未完善公交配套、限制好車輛增長速度,騰出更多路面空間前,急於開放粵澳駕照互認帶動大量內地駕駛者來澳購買車輛,只會為社會帶來更多爭拗,「待港珠澳大橋差唔多行得再講互換都未遲」。青年走出去擴視野市民黃小姐亦明言反對駕照互認,因本澳法律、醫療等各方面根本未能配合,如現時交通繁忙時段救護車經常被其他車輛阻塞,不敢想像如何應付駕照互認後車輛增多而衍生的更多交通意外;她又指現時法院處理交通意外案件排期動輒最少1年,擔心內地駕駛者在澳引起交通意外傷亡,澳門方面如何處理?有運輸業者表示,長遠而言贊成粵澳駕駛證互認,但現時本澳未具備條件推行有關措施。他指社會多年前已督促政府全力解決交通問題,但至今未見交通有任何改善,狠批政府長期不作為而累積起現今的交通困局,故現時交通設施完全不能滿足開放內地車輛來澳自駕遊和駕駛證互認。另外,昨日8名發言市民唯一持贊成意見的拖車公司東主認為,澳門青年應藉駕照互認走出去,到內地駕駛開闊視野。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