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華媒“親友團”網上手牽手
本報記者 王丕屹"親友團"顧名思義:親朋好友團結在一起。人民日報海外版與她在海外的30多家合作伙伴以及500多家有影響的華文媒體一直守望相助。"華媒空間"版面今年1月11日起與海內外讀者見面了,self storage這個小空間正在成為聯繫全球華文媒體的大紐帶。新聞速遞"華媒空間"版創立的初衷是,要透過華文媒體的一扇扇窗子,來關心華人生活,關切華人社區,關注華人世界。網站排名公司(ALEXA)統計結果顯示,全球中文網站超過4萬家,包括亞洲2萬家,歐洲、美洲各有近300家,大洋洲近100家,非洲20余家。幾乎所有海外知名華文媒體都有自己的網站,這使華文媒體之間互相轉發新聞更為便捷。每星期二、三,我都會坐在電腦前瀏覽各個華文媒體的中文網站。美國僑報網,加拿大北美在線,法國歐洲時報網,英國英中網,澳大利亞新快網,日本新華僑報網,都有豐富的內容。通過網絡,華文媒體間的新聞共享變得更為暢通。探討發展海外華媒不僅是"華媒空間"版的信息源,它們自身也是"華媒空間"的關注對象。自9月20日起,"華媒空間"共刊出《"華報老闆"的多元經營之道》、《華媒生存現狀:幾家歡樂幾家愁》、《華媒開�全媒體時代》、《華媒熱盼"中企"出海》4篇頭條文章,探討海外華文媒體的生存發展狀況。文章刊發後,得到海外華文媒體的關注和響應,這些文章被歐洲時報網、星島環球網、意大利歐聯網等網站轉載。歐洲時報網首頁華社迷你倉聞在轉載《"華報老闆"的多元經營之道》一文時加上了引題,整個標題變為《海外華報免費贈閱咋賺錢?老闆們的多元經營之道》,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探討華文媒體生存發展的文章更能引起華媒同仁的共鳴。在全球,中文不具備語言的傳播優勢,中文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有局限性。但是,如果華文媒體通過網絡,不再單單地在某一國家、某一區域辦報紙、做電視,華文互聯網的受�將是5000萬海外華僑華人群體和在中國居住的13億人。優勢共享在近年的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海外華文媒體同行,他們大多是海外各個華文媒體的負責人。他們與我交流最多的話題是在海外辦華文媒體的艱辛與他們辦報的理想。華文媒體的經營與受�都依靠華人社區,發行基本是贈閱,很多媒體都處於"不求發展、只求生存"的窘境,但這些華媒人並沒有放棄,他們希望給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提供豐盛的精神食糧。很多華文媒體的朋友,我都是一面之緣。當我冒昧地提出,能否在我主編的"華媒空間"版轉載他們的華文網站的文章時,他們都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華媒根植于世界上100多個國家,他們無法第一時間獲得其它國家的消息,通過各自媒體的網站,可以把自己的媒體內容辦得更豐富。海外華文媒體正進入全媒體時代。我認為,華文媒體可以適當建立合作伙伴的稿件平台,開發專門軟件,各合作者可以第一時間在平台上互看稿件、圖片、版面、視頻,免費相互選用,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共同發展。mini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