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蘋果連續三季淨利潤下滑 新防線布局缺失
紀佳鵬北京時間10月29日凌晨,迷你倉蘋果公司發佈了截至9月28日的2013財年第四財季財報。財報顯示,2013財年第四財季蘋果營收達到375億美元,同比增長4%;淨利潤達75億美元,同比下滑8.5%。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稱:"第四季度公司營收創下歷史紀錄,給令人驚喜的一年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這一季度中,iPhone銷售量達到了近3400萬部。我們對帶著新產品進入假期購物季節而感到激動。"財報公佈之後,蘋果股票在盤後交易中下跌了1.22%,持有大量蘋果股票的基金仍然選擇繼續持有。但是,事實上,面對持續的利潤下滑,蘋果遇到創新瓶頸等問題不容忽視。另外,潛在的風險是,蘋果缺乏企業級業務,而消費者市場受到安卓陣營擠壓,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未來財報還會繼續告別從前的高增速。iPhone繼續撐業績財報顯示,蘋果第四財季營收達到375億美元,超過了去年同期的360億美元和上一財季的353億美元,同時也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預計的368億美元。然而,備受投資者關注的利潤則出現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第四財季淨利潤為75億美元,比上一財季的69億美元增長了8.6%,但比去年同期的82億美元下滑了8.5%,iPhone依舊是帶動蘋果業績的主力軍。來自于iPhone的營收為195.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6.45億美元增長17%,占總營收52.1%。財報顯示,這一財季iPhone銷量為3380萬部,超過去年同期的2690萬部,甚至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預計的3100萬部到3200萬部,是蘋果史上銷量最高的一個財季。該季度蘋果公司發佈了iPhone 5C和iPhone 5S,這兩款手機于9月20日開售,在該季度的銷售時間只有8天。不過,在開售的首個周末,新款iPhone的銷量達到900萬台。這一財季iPhone銷量創歷史新高,特別是中國區市場的增長,5S和5C起到了推動作用。IT分析師孫永傑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iPhone剛剛銷售階段表現都會很搶眼,如果沒有新款iPhone的面世,iPhone的銷量或許就只會停留在分析師預計的水平上。事實上,在iPhone5C推出的時候,外界均對此款產品表示不看好。美國移動應用分析公司Localytics 曾發佈報告稱,在新一代iPhone上市三天後,美國市場上iPhone 5S的銷量是iPhone 5C的3.4倍。而在全球市場,這一比例為3.7倍。在財報分析師會上,庫克沒有公佈iPhone 5S和5C各自銷量的具體數字,但他表示"各款產品的銷售基本都在增長,以前市場上對於iPhone 5C的傳聞都是不靠譜的"。而孫永傑表示,由於iPhone5C的發佈,iPhone5提前退出了市場,這似乎有悖蘋果更新iPhone的規則,但其中更有玄機。"iPhone現有的產品組合應文件倉是iPhone 5S、iPhone 5C和iPhone 5,因為iPhone 5的製造成本過高,影響了蘋果iPhone的利潤率,而採用製造成本相對較低,同時價格又高的iPhone 5C替代本應因iPhone 5S發佈而理應降價的iPhone 5,無形中又提高了蘋果iPhone的整體利潤率。"孫永傑對記者說。蘋果的創新煩惱"iPhone等產品銷量的增長,是因為目前整個市場大勢還屬於上升階段。"孫永傑認為,蘋果在短期內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有前期的積累和極其雄厚的基礎。"現在蘋果現金就有約1500億美元,自己本身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危險,即使出現大的問題,通過並購等手段,還能夠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更重視利潤率而非市場佔有率。"利潤下滑證明蘋果本身存在問題,面對現在的競爭壓力,蘋果也在通過走量來解決問題。"孫永傑對記者說。自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去世之後,創新不足一直讓蘋果受外界詬病。蘋果也從一家能讓人們有想象空間的公司轉變成發佈會前就會被"全劇透"企業。在消費者市場上,面對安卓陣營的日漸強勢,蘋果的各種動作,都反映了其修修補補式的防守戰略,而不是激進地進行擴張。上述的"雙iPhone戰略"可以證明這一點,另外,外界一直傳言許久,蘋果公司將會推出智能手錶"iWatch"等新型產品來開拓市場,重回高速增長軌道。但是,iWatch"只聽見腳步聲,卻不見人下樓 "。孫永傑認為,穿戴式設備目前還不夠成熟,在庫克領導下的蘋果相對而言是一家更為務實的企業,不會貿然行事。根據科技網站Geek的報道,三星此前推出的智能手錶產品Galaxy Gear的退貨率高達30%,而且前提是這是一款沒有出現質量問題的產品。究其原因,目前Galaxy Gear僅僅支持Galaxy Note 3一款手機,極差的兼容性造成了其目前的窘境。另一方面,蘋果幾乎沒有企業級業務,是其最大的短板之一。同為IT行業的巨頭,與蘋果一樣被唱衰的還有微軟。但是,10月25日微軟公佈了第一財季的季報,然而與蘋果不同的是,微軟第一財季淨利潤卻同比增長17%。"這是由於微軟所佔領的是企業級市場,其產品的不可替代性足夠高。"孫永傑表示,對比微軟,蘋果精耕的是消費者市場,產品也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消費者業務相對於企業級業務而言門檻低不少,消費者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變化也快,對於個人用戶而言,粘性也不高,所以市場年限比企業級市場要低得多。"孫永傑對記者說。雖然目前智能手機市場還沒飽和,比如在中國大概還有三四億人沒有智能手機,所以一直希望蘋果推出廉價iPhone。"市場正在處在一個上升期,出貨量增長很正常,但是現在iPhone等產品創新已經到了瓶頸期,並且增長率方面來已經減緩了,好多消費者和用戶選擇了別的廠商的產品。"孫永傑說,如果蘋果繼續缺乏創新,這樣的財報業績依然會持續。存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