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機構觀點:第三方財富管理謀變

趙娜互聯網金融的聲勢越發浩大,迷你倉第三方理財也不甘人後。"第三方理財很有可能越過線下發展的階段,直接互聯網化。"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人士李張魯認為,"線下留下的只能做高端用戶的資產管理,更多的第三方理財會搬到線上。或者說至少是以線下設門店、線上提供遠程服務的模式。"李張魯供職于華創資本,該家投資機構的創始人唐寧亦是P2P貸款平台宜信的創始人。如今宜信已由原來的P2P模式向財富管理轉型,並於今年9月與IDG資本共同發起首期投資規模為1億美元的"IDG·宜信金融創新基金",共同進行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據李張魯介紹,以"遠程理財"為主要模式的互聯網企業銅板街已經獲得資本注資。通過銅板街的移動理財客戶端,用戶可以查詢各類理財產品,並且購買基金。在銀行貸款利率管制已經取消、存款利率尚未放開的情況下,未來富裕人群的資金將繼續向基金公司、信托等方向分流,其間必然伴隨著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發展。而且,從美國市場來看,第三方理財機構已占到財富管理行業市場份額的60%,相比之下,中國的第三方理財的市場份額不到5%, 巨大的發展空間足以期待。然而,第三方理財行業仍有自己的發展困境:與國外收取服務傭金的模式不同,國內第三方理財公司仍以向上游產品供應商收費為主。從業人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指出,"一是國人在這些年的消費模式下已習以為常,二是國內第三方理財的專業程度尚未達到用戶願意為之付費的水平。"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走訪了諾亞財富、展�理財、嘉華財富和好買財富等數家第三方理財機構,他們對以"遠程理財"為表現形式的互聯網金融有怎樣的判斷?這會否改變既有的第三方理財市場格局?互聯網金融能否撼動第三方理財行業的根基?面對尚未養成的消費習慣,傳統第三方理財機構如何突圍?互聯網金融影響幾何?諾亞財富:互聯網金融不會對第三方理財有特別大的影響。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不是互聯網,所以盡管互聯網公司一開始會在渠道上占優,但在金融領域不一定有優勢。比如百度最近推"百發"理財,提到"8%的年化收益率",從金融行業來看,這些信息有不夠嚴謹的地方:沒有寫預期收益率,就把8%就發出去了。諾亞財富有自己的APP,但高淨值用戶很重視面對面的服務,所以他們是通過apps和理財師預約,再由理財師進行線下服務。這是一種O2O的服務。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在不久前,僅用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個1億人民幣的產品募集。展�理財: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工具和交易平台是可行的,但在遠程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深入交流,很難提供線上線下的一對一服務。金融行業本來就是無形的,所以很多客戶並不願意用單純的線上方式。此外,一些中高端客戶在互聯網方面,本來就不是很活躍。好買財富:互聯網巨頭進入金融領域在意料之中,因為金融是此前少有的未被互聯網覆蓋的地方。目前的變化趨勢並不是互聯網金融起來了,而是互聯網巨頭開始做這件事了。實際上我們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上已經做了很多布局,只是我們的流量沒有辦法和這些門互網巨頭相比:我們很早就有自己的網站,客戶在上面可以買到1100種基金。自有APP上也有很多產品,微信上也能實現交易。好買本身就從事互聯網金融,但我們希望能夠在一個細分垂直的領域內做出差異化。為此,我們會深耕債券基金。在貨幣基金方面,我們沒法和餘額寶、財付通相比,他們有很大的流量,而且是沒有門檻的產品,也不需要特別的專業度。我們沒必要在這些產品上和巨頭競爭。但在差異化的、複雜一點的產品上,比如證券型產品,我們會加強研究力量。客戶的錢不可能都去買貨幣基金,還是有很多會流向股票基金。無論如何,股票基金是特殊商品,我們希望在這方面做垂直的定位。嘉華財富:首先,互聯self storage金融迎合了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改變。目前,互聯網在生活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其次,金融理財產品都是虛擬的,不像常規商品以實物形式存在,需要物流,是最容易互聯網化的;同時這個浪潮也是對應的技術、市場、行業政策共同創新和發展的結果。行業的發展上,第三方理財公司要在成本和效益、短期和長期之間選取和適應更優的商業模式,原有的一些模式可能邊際成本比較高,邊際效應比較低。從企業自身的發展來講,互聯網的長尾效應,可能會帶來一個行業的井噴。對於以高淨值客戶為主的第三方理財機構來講,短期內互聯網金融最重要的作用在於渠道,讓第三方和客戶之間的信息溝通更直接、更有效率,能更好地提升客戶體驗。大家在戰略上很重視,但在戰術上都會比較謹慎,一步一步地做。大家可能都會比較重視微信、網站、APP等直接面對客戶的渠道,縮短和客戶之間的距離。第三方理財的成長瓶頸諾亞財富:從法律上來說,經紀業務是可以從供應商和客戶兩端收費的,只是中國客戶不太習慣于理財計劃單獨收費。我們現在的費用是向供應商收取,但並不會因此和供應商產生利益衝突,因為我們向所有供應商收費的標準是一樣的,不會因為某供應商提出增加費率,就加大對其產品的推廣。展�理財:展�一直都是從客戶方面收取服務費,從2006年開始實行會員制。由於在會員制的基礎之上篩選產品。我們會更加關注產品的風控和投資收益比,而不是關注費用問題。如果你的收益純粹來自供應商的話,某種程度上會更多推薦費用高的產品。事情的關鍵點並不在於是否向上游收費,而是最終取決于每一個公司的經營理念,以及把經營理念在具體業務中的執行情況,以及專業能力的提升程度。因為你始終會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和出發點。好買財富:大家一直有誤解,認為美國的主流模式是向客戶收費。事實上,美國和中國一樣,就是從客人已經付的交易成本裡面分成。國外確實有顧問制,但並非主流。最重要的是做好隔離牆。所有銷售的產品從研究人員推薦的"籃子"裡面選擇,不賣非籃子內的產品。同時,銷售賣同一類產品的費率是一樣的。由此就涉及到內控機制:企業能不能盡職盡責,主要是看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內部結構設置。轉型資管靠產品突圍諾亞財富:可以說諾亞是雙輪驅動的,從貨幣市場基金到PE FOF和房地產基金的FOF。我們很早就有了全線的產品。從公司的策略上看,諾亞的另一個支柱型業務是資產管理。資產管理是以歌斐為代表,作為產品供應商的形式提供給諾亞財富的客戶。對諾亞來說,資產管理的能力是一個自然發展的趨勢。風險控制是諾亞最強調的部分,從盡調開始,到產品的增信措施、運作監控和程序服務,全程實行獨立風控和一票否決制。七個風控委員中只要有一個不同意,產品就上不了線。首先是一個獨立的風控體系,第二個是全程的風控體系,第三是一票否決制,第四是全產品生命周期的服務,這四個構成了我們風險管理的體系。展�理財:FOF也是比較成熟的產品。此外也在考慮引入海外對沖基金等產品。嘉華財富:開發自己的產品,參與資產管理本身就是財富管理應有的業務範疇,也有一些公司在做了,只是方向和介入程度的不同。好買財富:我們的定位是專業的金融產品分銷商,肯定不會介入上游開發。首先,不能和上游去爭利。比如說我們自己做股票型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又要到別處做盡調,別人還願不願意和我們說實話?這中間是有利益衝突的。其次,術業有專攻。無論股票型還是融資類的業務,實際上都是強調專業性的。在非我們專長的方面,可以找其他的團隊來做,而不用分散我們的主業。迄今為止,我們只在FOFs領域自己做資管。原來客戶分開買三個產品,現在可以買一個組合產品。這個和供應商沒有利益衝突,無非是通過我們買三個推薦的基金。迷利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