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商場辦卡需謹慎

徐 涵北京西單一家開業不久的外資百貨店發來短信稱,mini storage持有工商銀行信用卡金卡的用戶可以直接來店換成商場銀卡,購物可打折。可是當顧客去辦理卡片時心裡卻開始打鼓:辦卡不僅需要複印信用卡正面,還需要填寫身份證的實名信息。盡管服務員一再承諾商場會保護客戶的信息安全,但最終這位顧客還是拒絕了商場用很少的折扣換取個人信息的做法。據瞭解,這家來自法國的連鎖百貨商場在巴黎也發行購物卡,但從不敢試圖索要顧客的信用卡信息,因為在歐洲,人們對信用卡的信息相當謹慎,絕不可能輕易泄露自己的賬號信息,更別說與身份信息同時提供給商家。光大銀行一位電子銀行專家說,商戶安全管理有很多環節,一旦某個環節管理不力,顧客信息便會泄露,就有可能被用來電信詐騙、偽造信用卡、顧客隱私遭到侵犯等等,特別是身份信息和賬號信息同時提供,更是個人財產安全的極大隱患,用戶必須提高防範意識。有人說,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幾乎生活在四面透明的魚缸里,難有秘密。一方面是商家希望盡可能多地收集顧客信息,特別是新開店需要瞭解的信息更多。收集顧客信息,可以讓企業發現和挖掘客戶需求,並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以滿儲存客戶需求,而企業通過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務超越客戶的需求,讓客戶感覺物超所值,從而獲得更高且持續的利潤。因此,很多零售企業把收集客戶數據作為企業運行第一目標。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商店的確也會採取各種方式去保護顧客的信息安全,但事實上商家卻很難能百分之百地保證各個環節的信息不被泄露或盜用,因此,商家在數據採集時就應該顧忌到顧客的利益可能被侵犯,在數據採集的方式和結構上應有所選擇,不要給顧客帶來損害。也就是說,商家在保護顧客信息安全方面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作為顧客,自己的安全更要由自己做主,不能為一些小的利益輕易放棄安全保證。有些人喜歡辦各種卡片,超市積分卡、商場打折卡、購物中心會員卡等等,而辦理卡片時無一例外都需要填寫個人信息,那麼,這就需要你仔細考慮一下,用信息換取的這些優惠到底值不值得,要知道你的個人信息對商家的價值遠遠超過他給你的積分禮品或者折扣。從這張卡片,店家完全可以分析出你的來店頻次、購物喜好、大致的收入檔次等等,一般情況下,這些信息的泄露不會構成威脅,但如果涉及更多的財產信息就應該慎重,畢竟自己的安全更多地還是靠自己來保證。迷你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