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圖文:隨州大洪山核心景區建成開放

湖北日報訊 圖為:大洪山風景名勝區遊客服務中心效果圖。大慈恩寺山門。(楚天雲圖航拍中心 陳勇 趙融 攝)圖為:落日的余暉映在大慈恩寺金頂周圍的銅雕上。(楚天雲圖航拍中心 陳勇 趙融 攝)圖為:在白龍池遠眺寶珠峰上的大慈恩寺建築群。(楚天雲圖航拍中心 陳勇 趙融 攝)圖為:兩王洞。圖為:大洪山腳下的千年古銀杏樹,儲存遠處為洪山寺。 (譚冰 攝)引言7000萬年前那沖天一嘯,鑄就了她巍峨綺麗的神奇身骨;千年來屢廢屢興的香火傳承,賦予了她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脈。滄海桑田,時光流轉至公元2013年10月27日,隨州大洪山核心景區建成開放,大慈恩寺開光迎客,"楚北天空第一峰,漢東地闊無雙院"不再只是傳說,唐宋佛教"楚山望剎"聖地景觀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時不我待,以"佛教名山、養生天堂"為定位的隨州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正朝著建設5A景區,打造國內一流的佛教朝聖、文化體驗、養生度假旅遊目的地的目標,闊步前行。大氣場 匯聚大洪山從天空俯瞰海拔1055米的大洪山寶珠峰頂,建築面積1.2萬平米的唐式風格大慈恩寺,猶如夢回千年。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成十字形展開,中軸線主體建築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金頂依次組成,整個建築群錯落有致,磅�大氣。作為大慈恩寺建設的一員,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書記劉澤富馬不停蹄地跑遍了國內的名寺聖院,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沒有合眼;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鄂旅投)所屬隨州大洪山旅業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盧堯,自去年從總部派駐大洪山後,就一頭扎進項目工地再沒有離開過。然而,他們的字典中從來沒有"苦累"兩個字,因為"能夠身處這個幹大事創大業的好時代,人這一輩子,值了!"建設國內一流旅遊目的地,恢複大洪山佛教聖地地位,成為"聖地車都、神韻隨州"的重要支撐,打造湖北文化旅遊的重要一極,早已成為大洪山人的共同意志。曾經的迷茫,匯聚成跨越發展的共識。1988年8月,大洪山與湖南張家界、廈門鼓浪嶼一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多年過去了,張家界、鼓浪嶼早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世界級景點,年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而大洪山卻一直藏在深山人不識,開發步履維艱。2009年7月,時任湖北省省長、現任湖北省省委書記的李鴻忠視察大洪山時提出,打造"湖北佛教首山、華中養生天堂"。此話一出,讓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的建設者們茅塞頓開。從此,大洪山扛起佛教文化的大旗,隨州市委、市政府確立了"佛教名山、養生天堂"的發展戰略定位,通過重建千年古剎,讓生態旅遊牽手佛教文化。景區堅持規劃先行,聘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古建築專家王貴祥領銜規劃設計方案。同年秋,當代佛門泰斗本煥長老率衣缽弟子、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印順大和尚攜十方檀越發大願,重建大慈恩寺于大洪山之巔。由印順擔任大慈恩寺主持。2010年4月29日,大慈恩寺金頂工程破土動工。短短13個月,總投資達1.2億元的全國單體高度最高的金頂竣工。隨州市政府、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與鄂旅投在漢簽訂《隨州大洪山整體開發合同之補充協議》。鄂旅投公司作為市場主體整合開發大洪山,力爭3年內建成國家5A級景區。從此,大洪山步入跨越發展的快車道。曾經的蹉跎,匯聚成加快發展的動力。大洪山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0%,"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溫",夏季山中溫度比山外低4℃,是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這裡峰俊、林幽、洞奇、湖美、泉醇。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李成盛說,盡管大洪山之前旅遊開發滯後,但歷屆政府始終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山中絕不搞大拆濫建。時至今日,大洪山沒有一家真正意義的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為零。在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轉型升級、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大洪山的生態資源優勢,顯得尤為彌足珍貴,華中地區"養生天堂",名副其實。曾經的輝煌,匯聚成強勢崛起的豪氣。大洪山佛教始于唐,興于宋,延續明清,千年香火不斷,為我國重點佛教叢林之一,歷代帝王多有賜名,其佛法遠播海內外。鼎盛時期,僧�數千人,大德高僧輩出,是為佛教聖地。鄂旅投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俊剛強調,"大洪山慈恩寺是中華民族難得的文化瑰寶,我們一定要秉承傳世傑作、不可複制的理念,精心設計每一個方案,注重每一個細節,努力再現昔日佛教名山的輝煌"。為確保大慈恩寺10月建成開放,其它工程項目迅速配套跟進,鄂旅投公司年初安排預算投資7億元,大洪山人制定了目標考核倒逼機制。全體指揮部成員和500多名建設者夜以繼日,奮戰在項目工地。2013年10月27日,大慈恩寺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沿160級台階拾級而上,穿過660平方米的山門平台進入山門樓,高8.2米的哼哈二將威嚴肅穆,國內無雙。背景牆上高24米、寬10米的三十三世觀音壁畫,姿態各異。大雄寶殿兩側巨幅壁畫,再現恢弘的說法場景,令人神往。據介紹,這些塑像、壁畫均由生漆脫胎而成,可歷經千年而不朽,它傳承隨州漆器工藝,兼具歷史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堪稱亮點。大智慧 造福大洪山10月23日晚7點,遊客服務中心順利封頂。大洪山旅業公司總經理譚冰難掩激動之情:"大洪山建設能夠如此快的推進,管委迷你倉功不可沒。"在鄂旅投推進湖北文化旅遊建設的版圖中,大洪山占據著重要的地位。2013年以來,鄂旅投公司在大洪山景區強力推進了五大工程:複建大慈恩寺,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鼓樓、祖師殿、藏經閣等10多棟建築,全部完工。建設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及大型生態停車場,占地面積225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可容納遊客8000人,有大小停車位1500個,目前主體工程完工。改擴建了14公里的景區道路,並將最終建成42公里的內循環生態道路,明年旅遊旺季景區全面開放前完成硬化刷黑。改造筱泉灣旅遊度假村,形成120人的床位,成為景區內檔次最好的接待設施。建設了連接筱泉洞到兩王洞、千佛古道至白龍池、靈關埡至大慈恩寺等3條遊客步道。這五大工程使景區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大幅提升,接待能力大幅提高。大洪山風景區,是隨州市的"特區"。景區管委會與大洪山旅業公司探索出緊密合作的工作模式,成為工程快速推進的強有力保障,堪稱典範。管委會與大洪山旅業公司互派幹部任職,把關聯度較高的部門合二為一。如此一來,雙方對景區的規劃和發展方向迅速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管委會為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各級政策及扶持專項資金支持,還甘當公司"保姆",做好協調,強化服務。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建設需要徵地225畝,拆遷21戶,管委會拿出2000多萬元做拆遷補償,並在項目開工前就�動還建房建設,部分拆遷戶已喜遷新居。截至目前,沒有發生一起老百姓因徵地拆遷而引發的糾紛。這樣的深度合作,可謂是"大智慧"。鄂旅投隨州大洪山旅業發展有限公司50多名職工中,40多人為本地人。而在大慈恩寺16個建設項目的500多人中,200多人是大洪山人。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有800多人直接參與景區建設。由此刺激建築工程、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導遊等配套服務業紅紅火火的發展起來。據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賀道明推算,今年以來,大洪山數億元的建設投資中,有30%至40%的資金直接形成了當地居民的收入。大洪山旅遊名勝區轄區面積260平方公里,人口2萬人。管委會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大踏步發展,帶動老百姓致富。大洪山南麓的綠水村村民許紅梅家里原有5畝地,僅夠維持生活。2008年,管委會在綠水村修建仿明清一條街,一家人搬遷到270平米的新居,辦起了農家樂。丈夫甘文全在大洪山旅業公司上班,一家人年收入近10萬元。像許紅梅這樣的農家樂,在大洪山核心景區有30多家。在綠水村,家家戶戶門前都種滿了銀杏、果樹等,充分利用大洪山良好的生態資源,發展特色經濟。李成盛說,如今,大洪山各村的村支書,找他談的最多的都是如何挖掘自家的旅遊資源,為大洪山景區做好旅遊服務配套,帶領鄉親們在家門口走上致富路。據測算,待景區完全成型後,大洪山將有約5000人直接從事旅遊業,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大手筆 築夢大洪山大慈恩寺即將開光,國家4A景區年內有望摘牌,大洪山的建設者們,卻沒有因此而有絲毫懈怠。李成盛說,擺在他們面前的路,任重而道遠。當務之急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可進入性和接待能力。一個好消息已經傳來:麻竹高速西段將于明年底之前通車。屆時,從武漢到大洪山只用2.5小時。在景區大門,遊客將統一換乘景區大巴上山。同時,目前6公里的游步道將擴建至20公里。景區索道規劃選址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屆時,遊客登山將有多種選擇,速度進一步加快。與此同時,明年還將推進景區內景觀建設,�動大慈恩寺三期建設,將歷史上26座寺廟恢複重建,讓大慈恩寺的佛教文化聖地地位進一步凸顯。景區接待能力一直是大洪山的一塊心病。據預測,目前景區內外遊客住宿等接待能力不足2000人。為了能讓遊客留得下來、住得舒心,大洪山景區將�動新區建設。新區選址遊客服務中心前,規劃面積2100畝,與現在的長崗鎮連為一體,取名"菩提小鎮"。新區已委托廣東建築設計院做勘測設計,今年11月份可拿出概念規劃,明年2月份前通過評審,明年3月份�動路網建設,力爭"一年成型、三年成城"。同時,新區面向全社會開展項目招商引資,規劃建設宗教文物博物館、演出中心、佛教學院、養老休閒和禪修中心、商業購物街、沿河觀光帶等,讓更多的遊客在旅行觀光之餘,達到休閒放鬆、修身養性的目的。大整合 放大大洪山大洪山國家風景名勝區方圓350平方公里,地跨隨州市和荊門市,是湖北鄂中地區寶貴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是一座"不冒煙的工廠",具有巨大的開發潛能,有望打造成湖北旅遊經濟新的增長極。鄂旅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清明指出:"我們就是要以隨州大慈恩寺的建成開光為引爆點,充分發揮鄂旅投作為省級平台公司龍頭引領、資源整合、資本放大、品質提升的四大作用,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合開發隨州、荊門兩地的旅遊資源,放大大洪山的品牌效應,使之成為振興鄂中地區乃至湖北旅遊產業的重要戰略支撐"。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匯聚在大洪山這片希望的熱土。有了敢於超越的豪邁鬥志,有了�志成城的經韜緯略,鄂旅投與大洪山人擦亮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這塊金字招牌,建設"佛教名山、養身天堂",共築"中國夢"的大洪山版,推動湖北文化旅遊跨越發展之勢銳不可當。儲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