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美基金業搶購歐洲銀行股
☉本報記者 朱周良過去幾個月來,迷利倉美國的基金公司紛紛加大投入資金,押注歐元區銀行業的複蘇。美國的資產管理機構相信,走出了主權債危機陰霾的歐元區經濟將很快加速複蘇。今年第二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出現輕微提速,不少專業投資人將其視為歐洲經濟走出經濟低谷的證據。過去幾年來,歐元區經濟經歷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湯森路透的數據報道稱,今年6月份以來,美國基金公佈的歐元區上市銀行的持倉市值猛增40%,達到330億美元。同期,美國基金持有的歐元區銀行的股票數量增加了10%。從貝萊德、到普信集團(T Rowe Price)以及Waddle & Reed等資產管理巨頭,都加入到了搶購歐元區銀行股的熱潮。基於公開披露的信息,湯森路透近期公佈了歐元區十大銀行大約40%已發行股份的持有情況,這讓外界得以一窺歐洲銀行股的最大買家們。總部位於巴爾的摩的普信集團的基金經理懷特表示,該集團最近加大了對歐元區銀行股的風險敞口。懷特表示,隨著經濟形勢不斷好轉,歐洲的銀行股開始看起來"極其便宜"。"歐元區的經濟環境正從吹逆風轉為吹順風,或者就是什麼風也沒有,這(對股市來說)可能帶來很大的轉變。"懷特說。"即便經濟只是不再變得更糟(而不是開始變得更強),那對股價來說也是一針強心劑。"今年以來,美國基金持有的歐迷你倉銀行股的比例一直在穩步增長,而自6月份以來,這樣的增長勢頭明顯加快。除了共同基金,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過去一年來也開始陸續回流歐洲。根據惠譽的統計,貨幣市場基金對於歐元區銀行的貸款已增長了近九成,達到2000億歐元左右。最近美國基金對歐洲銀行業的增持,與兩年前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2011年主權債危機頂峰時期,美國的基金經理紛紛撤出歐洲,特別是銀行股,當時的持股下降了近20%。另外,美國貨幣基金也從歐元區大舉撤資。部分投資人和銀行家表示,美國資金開始重新流向歐元區金融領域,是因為大家感覺到,歐洲監管機構可能收緊對銀行業的監管。據悉,歐洲央行即將對歐元區的銀行開展"資產質量評估",然後再對整個歐盟範圍內的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消除外界對於歐元區銀行可能隱藏大量不良資產的擔憂。全球最大基金公司之一——貝萊德旗下的全球機會基金金融行業的牽頭基金經理人納格認為,歐元區推動建立由歐洲央行主導的統一銀行業監管機構,是一項進步。她表示,類似舉措將幫助規範銀行業的信息披露,使得投資人可以更好地比較歐元區各國的銀行。不過,也有分析師注意到,目前看來,歐元區的經濟複蘇依然不穩定。第三季度,歐元區經濟幾乎停滯,只增長了0.1%,這比二季度0.3%的增長有了較大的倒退。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打擊到美國基金業投資歐洲銀行股的熱情。自存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