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河西區經濟工作連出好牌 亮點頻現 多觸點迸發 彰顯區域活力

「商務樓宇達106座」、「出租出售率保持在90%以上」、「各類500強企業達71家」這一串醒目的數字,自存倉無不彰顯�河西區經濟發展的良好局勢。今年以來,河西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穩中求進、穩中求優」的工作部署,深入開展「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動,區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發展加快,小巨人、樓宇經濟等發展提速,金融產業集聚、現代商務加快形成,經濟發展後勁逐步顯現。區域生產總值,1-9 月份完成501.55 億元, 同比增長15.2%;三級財政收入,1-9月份實現821226萬元,同比增長21.73%,完成年計劃80.46%;區級財政收入,1-9月份實現421162萬元,同比增長20.99%,完成年計劃81.48%,收入、增幅均位列市內六區第二位;固定資產投資,1-9月實際完成108.3億元,同比增長28.8%,總量位列室內六區第一位,增幅位列市內六區第三位;國內招商引資實際到位額,1-10月份完成109.2億元,同比增長23%,完成年計劃94.96%,總量位列市內六區第二位,增幅位列市內六區第一位。吸引外資實際到位額,1-10月份完成1.7926億美元,同比增長9.08%,完成年計劃81.48%,總量和增幅均位列市內六區第二位。在總體經濟得到大力發展的同時,該區的各個產業模塊更是多點開花,區域樓宇經濟、現代服務業、科技企業、活力十足,彰顯�無盡的魅力。樓宇經濟亮點頻出重點項目進展順利作為擁有眾多特色優勢的經濟發展模式,樓宇經濟已經成為不少國際化大都市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稅源的重要抓手。河西區作為天津市的市級行政中心、文化藝術中心、商務辦公中心,更是以其特有的區位優勢,以日趨完善的商務氛圍,全面發展和精心培育樓宇經濟,使區域經濟由平面向立體發展。通過合理統籌規劃、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宣傳、完善配套服務等舉措, 多管齊下,營造了區域內樓宇經濟亮點頻出、展翅騰飛的良好局面。如今, 這些「立起來的開發區」, 已成為河西區壯大經濟實力、拓寬發展空間、提高綜合實力的重要載體,為區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包括環渤海發展中心、中環廣場等在內,目前該區商務樓宇達106座,建築面積275萬平方米,出租出售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1-9月份,納稅超億元的樓宇達24座,樓宇內新增註冊企業431家,佔全區新註冊企業34.7%,新增註冊資本金35.6億元,佔全區新註冊資本金的77.4%。23座市政府重點扶植的億元樓宇項目1-9月份實現全口徑稅收47.9億元。在樓宇經濟穩步發展的過程中,該區還大力推動在建、待建等項目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已經凸顯成效,各項工程進展順利。其中,在建項目中的中海廣場已經開工建設,崑崙中心目前正在進行主體施工, 國貿中心主樓、棉二海河大觀一期等2個項目部分封頂,富力中心、國鑫大廈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預計年內竣工投入使用,友誼商廈新店、迎賓廣場酒店已竣工開業。待建項目中,永利大廈、郡都大廈、郁江道一、二期項目將於年內開工,陳塘科技商務區的4、5、6號地塊實現招拍掛。現代服務業穩步推進招商工作成效顯著值得一提的是,立足於中心城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優勢,該區把現代服務業作為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在大力促進傳統服務業發展的同時,不斷做強做大高端現代服務業。以規劃為先導,深度規劃海河城市發展軸、小白樓商業商務中心和行政與文化商務中心組成的城市主中心片;以陳塘科技商務區和小海地知識創新區為主體的科技創新片以及友誼路金融商務帶、梅江及新梅江生態社區等「一軸兩片六區六帶」,重點發展金融保險、中介服務、總部樓宇經濟、高科技研發、文化娛樂(旅遊)業、商貿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大力開展專業化、產業化招商,積極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和優勢企業,引導產業向功能區聚集,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產生倍增效應。目前,各大經濟功能區建設已初迷你倉規模,形成了輻射力強的產業集聚效應。此外,總建設規模301.09萬平方米的陳塘科技商務區,更是該區�力發展的重要經濟地塊。該項目位於天津市「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新梅江項目的城市核心位置,定位於總部基地,北方高技術服務核心區和天津的文化傳播中心,將發展成為北方經濟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天津教育文化與商業化、產業化的基地和推動天津科技產業價值鏈升級的高技術服務中心。陳塘科技商務區已累計收購土地174.1公頃,累計出讓土地14.97公頃。目前,郡都大廈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頤航大廈已經開工建設,創智天地項目已經封頂,青林大廈主體已經竣工,香年廣場已投入使用。同時,為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河西區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按照「大招商、招大商、大服務、大提升」的招商引資工作要求,該區抓好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三對接」,搭建招商引資平台,吸引大項目、好項目和優勢企業落戶,招商引資效果顯著。充分利用「兩庫一網一群」,即河西區招商項目資源庫和首都投資企業信息庫、招商人員聯絡網和借重首都資源工作QQ群的優勢,提升招商引資效率。積極做好「借重用好首都資源,發展河西經濟」工作,目前,已有26戶北京企業在河西區註冊發展,投資實際到位額27.83億元。今年1-10月份共引進各類企業199家,其中500強及優勢企業8家,億元以上項目14個。目前,河西區共有各類500強企業71家,其中,世界500強39家,國內500強18家。科技型企業活力十足多措並舉推動發展自2010年天津市召開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動員大會以來,河西區委、區政府把發展科技型企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將其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載體,全力以赴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成立了領導機構,每年召開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動員大會以及推動會、對接會,還制定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20餘條舉措,出台了多項政策,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13年,計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截至目前,已新增520家,總數由2010年的310家達到1818家,增長586%。今年計劃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7家,目前已新增8家,由2010年的9家達到目前的34家,增長378%。高新技術企業今年新增5家,由2010年的12家增長到目前的29家,增長217%。科技企業孵化器新增2家,總數達到11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市級孵化器2家。2家科技小巨人企業列入全市領軍型重點培育企業,天津光電集團等7家企業成為我區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未來,還將啟動全區科技小巨人培育計劃,實施《河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制定重點項目助推發展新舉措,以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為目標,對科技型企業進行認真篩選、分類管理,有針對性地重點培育。針對年銷售收入5000萬以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篩選一批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通過項目實施助推其成長壯大;針對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到一億元的潛在小巨人企業,通過重點幫扶、一企一策促進其成長為小巨人企業;針對年銷售收入1億元到5億元之間的小巨人企業,通過建立提升研發機構,提升創新能力,研發出更多「殺手�」產品,助其成長為領軍型小巨人企業。同時,通過進一步加大推動力度,推動形成產業和企業聚集等舉措,使更多科技企業優化發展。在區域經濟穩步發展、亮點頻現、活力十足的良好形勢下,未來,該區將認真落實《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中心城區發展布局,抓住建設城市主中心、天鋼柳林副中心的有利契機,加快促進各類優勢產業聚集發展、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優化發展環境,在日常工作中,繼續開展「上水平」活動,創新服務思路,提升服務層次,不斷優化政風行風,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穩步地發展。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