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逐鹿互聯網金融五大行電商全部亮相

迷你倉出租記者杜金一向"淡定"的國有大行---工商銀行日前也加入了銀行系電商陣營。1月12日工行正式上線"融e購 "電子商務平台,這標誌著五大國有銀行各自的電商平台悉數亮相。不過幾家大行的電商平台雖然商品玲琅滿目,但品種和服務模式難以體現差異性,交易氛圍也略顯冷清。從五大行對電商平台的定位來看,以電商平台為承載,銀行在互聯網金融上主動謀變的步伐正在加快,互聯網時代的銀行勢必將迎來更大的轉型。所售商品大同小異從去年開始,在其他銀行電商平台上動作不斷之際,國內第一大行的工行依然按兵不動,而傳聞中其將推出的"支付+融資"綜合電商平台一直讓人備受期待。終於在今年春節前,工行旗下的綜合電商———"融e購"悄然上線。目前,包括建行、交行等近十家銀行在經營網上商城。2013年1月,建行的電商平台———"善融商務"正式�動。2013年年中,交行的"交博匯"也終於上線,中行自己的網絡銀行品牌———"中銀易商"也已于去年推出。農行的"E商管家"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在去年11月19日正式上線運營。記者登錄這幾家電商,發現除了中行"中銀易商"目前只推出了開放平台外,其他三家銀行的電商在售商品大體相似,主要涵蓋食品飲料、數碼家電、服裝鞋帽、汽車、珠寶禮品等行業的數百家商舖、近萬件商品。"善融商務"企業商城和"交博匯"的企業館還包括原材料、工業品、家裝建材等產品,"E商管家"還包含了農林牧漁類特色產品。不過與傳統電商平台比,這幾家銀行系電商的交易氛圍略顯冷清。農行"E商管家"目前只有8家入住企業,交易量幾乎為零。"融e購"總體的成交量相對較好,但成交量最大的也是一些核桃杏仁類的零食類產品。"善融商務"雖然上線時間最長,但是產品銷量也顯得"中規中矩",熱賣商品的累計成交量大多只有幾百件。"交博匯"上,服裝內衣等一般電商網站公認交易量較高的商品,成交量也不過一兩件,而其他大部分商品鮮有購買記錄。當然,作為銀行系電商,金融服務也成為商城不可或缺的在售商品。從幾家商城來看,"融e購"將理財產品、貴金屬等投資產品像普遍商品一樣在"工行旗艦店"里出售;"善融商務"的金融產品在其"金融超市"里,點擊後將直接跳轉建行官網的投資理財頻道;"交博匯"的金融產品有其獨立的"金融館",如果需要購買理財產品也是跳轉至交行的網上銀行進行購買。從服務模式上看,"購物可貸款,積分能抵現,品質有保障,登錄很便捷","融e購"的優勢特色基本上是銀行系電商的共同特點。工行"融e購"對凡是訂單 價格高于600元的,即可在線申請"逸貸"(分期付款),而且瞬時到賬、隨借隨還。建行"善融商務"也可以申請個人小額貸款,以此來購買"善融商務"個人商城簽約商戶銷售的商品或服務。部分功能存在差異盡管同為銀行系電商,"融e購"、"善融商務"、"交博匯"等電商平台在域名、支付、融資以及招商等方面卻呈現出一定的差異化。"交博匯"分為企業館、商品館、生活館和金融館,每個館均是不用的域名,"善融商務"也細分成了個人商城、企業商城、房E通三個獨立板塊。"融e購"的頁面則主要以B2C為主,並沒有針對企業客戶開設獨立的板塊。在銀行系電商平台提供的個人消費貸款方面,"融e購"客服對記者表示,通過"融e購"申請逸貸分期付款,除了滿足逸貸的申請條件,還必須是工行的代發工資客戶,此外,目前只有部分指定商戶的商品能使用逸貸分期付款。從"融e購 "網站列出的名單看,目前僅有22家商戶支持逸貸。而"善融商務"客服則表示,個人小額貸款預授信額度最低1000元,最高30萬元,但必須是建行個人網銀盾客戶,並且已成功註冊為"善融商務"會員和開通商城賬戶,且被授予了預授信額度,這樣才能登錄網銀激活並使用。如果沒有,就需要前往建行櫃台咨詢辦理。支付手段上,"融e購"有積分支付、電子券支付、網銀支付、閃酷卡支付等多種方式,不過使用最廣泛的網銀支付目前僅支持工行網銀支付。"善融商務"的客服代表告訴記者,"善融商務"支持包括銀聯在線支付和其他十幾家銀行網銀在內的支付方式進行付款。"交博匯"的網站也顯示其支持約10家銀行的網銀迷你倉行支付。在招商方面,"善融商務"去年正式對外招商時,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措施,包括免平台費、免年費、免技術維護費、免交易傭金費等。與建行的"善融商務"不同,有媒體報道,入駐工行"融e購"商城的商家,均是由工行選擇邀請入駐,暫不接受商家報名。"融e購"商城向賣家收取的費用包括:商戶進駐費、支付結算手續費、宣傳推廣服務費以及商家申請使用其他金融服務需繳納的費用。不過對於針對首次合作的商家,可享受"融e購"商城提供的免費政策,其中減免的是支付結算手續費和宣傳推廣服務費兩項。這也意味著商家在3年內可以不用向"融e購"商城支付交易傭金(扣點)和廣告費用。整合數據信息隨著工行"融e購"的上線,五大行電商平台全部亮相,也標誌著這場互聯網金融"大潮"中,五大行再無旁觀者。進軍電商,銀行顯而易見的目標就是"平台與數據"。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去年在該行中報發佈會上表示,工行將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礎,把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整合,創造一種新的互聯網金融。從獲取數據角度,電商平台是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在掌握用戶交易行為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用戶黏性,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開展金融服務。也就是通過提供B2B 和B2C兩種平台模式,為進駐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進而發展更大的客戶群體,最後通過為客戶群體提供額外金融服務來獲利。不管是"融e購",還是"善融商務",工行、建行、農行和交行傾向于搭建電商平台,同時採取B2C、B2B模式,這種密閉式的交易平台可以實現金融服務和產品的推廣,並且形成一個龐大的信息數據庫。但顯然,電商平台僅僅是應對互聯網金融浪潮的起點,在工行的規劃中,"融e購"將有機統一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打造消費採購平台、銷售推廣平台、支付融資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平台。這意味著,未來"融e購"將成為工行進軍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法寶"。也有銀行開始了不同的嘗試。在這幾家銀行的平台中,中行的"中銀易商"略顯不同,其包括開放平台、網絡商務平台、虛擬支付平台和大數據平台,而借助"開放的技術與業務平台",中行將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包括:易金融、泛金融、非金融、自金融四個維度。最終要打造以"中銀易商"為核心的網絡銀行,與業界傳統印象不同,"中銀易商"呈現出的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網站,而是包括�多產品、服務在內的一攬子方案。不過電商對於銀行來說是新生事物,傳統金融業務網絡化的摸索也還需時間。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銀行是肯定要進軍互聯網金融的,但是怎麼做,需要更深的思考。對於銀行電商未來的發展,一時間也�說紛紜,但改變已經開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策劃人語剛剛過去的2013年被稱為是互聯網金融的元年,互聯網人的感覺也好得不得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今年年初在致公司員工的信中稱,2013年有三件值得驕傲的事,被他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餘額寶以及以餘額寶為代表的阿里小微金服,因為"不僅讓普通用戶享受了互聯網金融服務,更激發和促進了中國金融行業的改革。"盡管可能也包括互聯網人在內的人們普遍認為互聯網金融還只是"花拳繡腿",無法改變金融業務的實質,但它對銀行傳統業務產生的巨大威脅,對銀行人形成的強勁壓力,已經足夠讓銀行行動起來了。繼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之後,1月12日,工行的電子商務平台"融e購"正式運營。對於五大行全部涉足電商,市場爭論紛紜。有人認為,在大數據時代,銀行如果不能熟練地駕馭網絡,就等於把自己留在了世紀之初;但也有人認為,銀行搞在線商城,是這兩年最荒唐的擴張計劃。顯然,不同的觀察視角帶來完全不同的解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才剛剛開始,在一個需要全力推動的行業里,創新沒有好壞之分,實際上,一切都還僅僅是開始,現在下結論都為時太早。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務的衝擊,讓我們更關注銀行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創新與應對。那麼,同是在線商城,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又有什麼不同?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在哪裡?人氣孰高孰低?在傳統銀行業務與互聯網的對接上、在金融產品的創新上,誰又走在了前面?今天,我們對五家銀行的電商平台做一個梳理比對,一探究竟。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