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支付寶叫停線下POS 原因“�所周知”

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newssc.org/成都商報記者 席大偉實習記者 熊玥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胡群核心提示支付行業研究人士表示,迷你倉支付寶線下POS交易量極小,市場佔有率與銀聯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暫時以犧牲掉一個不大的業務版塊,來與銀聯直接叫板,說不定是壯士斷腕,以換得互聯網支付的半壁江山。第三方支付領域的戰爭,可能因為"帶頭大哥"支付寶的公開聲明再次升級。昨日,支付寶發表聲明稱:"由於某些�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對原有合作商戶我們會妥善處理,不會影響商戶的正常業務。由此給用戶和合作伙伴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去年3月,支付寶首次布局線下支付,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並投入5億元升級中國電商貨到付款(COD)體系。目前已有上萬台終端投入運行,覆蓋了一二線城市。如今此線下POS業務停止,將使得支付寶貨到付款無法刷卡,只能用現金支付。"我們已經和個別銀行取得聯繫,後續會由銀行接手繼續為商戶提供服務,不會影響商戶正常的POS收單。"支付寶人士向記者稱。支付寶:放棄線下POS業務"支付寶線下POS交易量極小,市場佔有率與銀聯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從支付寶的反應時間來看,放棄線下可能不是臨時決定,而是在銀聯董事會討論新政策的節點上。"一位來自支付行業的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暫時以犧牲掉一個不大的業務版塊,來與銀聯直接叫板,說不定是壯士斷腕,以換得互聯網支付的半壁江山。"艾瑞咨詢調查顯示,2012年中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中,中國銀聯為7.76萬億元遙遙領先,支付寶以1.86萬億元排名第二位,財付通、通聯支付、杉德支付金額也均過萬億。該人士認為,支付寶放棄線下POS業務,對企業經營和收入關係不大,但是對其對戰略部署的影響很大,這也表示支付寶欲放棄線下,主攻網上支付,"由此也可以預估,銀聯欲推新政必將遭遇支付寶等互聯網支付企業強力抵抗。"銀聯:3%。手續費費率不實銀聯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覬覦,隨著其最新的一份文件頒佈而達到頂峰。自《關於進一步規範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披露之後,有傳聞稱,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銀聯網絡增加的手續費率將達到3%。,預計2014年網上支付將達8萬億交易額,這樣增加的手續費將達到240億元,這些成本將由第三方支付機構承擔,並可能向商戶、消費者轉移。不過,有關方面人士向記者稱,這種算法存在事實和邏輯錯誤,3%。的差距,只可能存在於直連銀行時議價能力極強的個別機構的最極端情況,對於議價能力較差的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銀聯後手續費成本不但不會提升,可能還會下降。關於3%。費率的來源,銀聯方面也向記者回應稱,可能是有關人士將3~5.5%。的中間值取為4,再減去實際手續費費率1%。,得出3%。的費率。實際文件倉近年來,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之間的費率價格,尤其是信用卡費率已逐步提升,總體水平已經和銀聯通道接近或持平。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于2012年12月19日發佈的銀聯17號文中稱,"據調研,在銀聯卡線上支付業務中,非金機構向主要成員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費率平均僅為1%。左右,大大低於銀聯網絡內3~5.5%。的價格水平"。業內:支付公司或淪為銀聯代理商雖然對於中小機構手續費可能會下降,但對於市場佔有率較高的企業,手續費上漲或將不可避免。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占49.2%,財付通為20%,而銀聯下屬公司占據第三,為9.3%。80%以上的互聯網支付不接入銀聯網絡,且與銀行議價能力較強。目前80%以上的市場只承擔銀行的費用,通過銀聯轉接,則增加了銀聯的轉接費,因此必將受衝擊。"如果要求所有支付公司接入銀聯,那中國的支付公司其實就全變成了銀聯的渠道和代理商。"某要求匿名的來自互聯網支付企業人士向記者稱。某家來自上海的支付企業向記者表示,當前不管是線上支付還是線下支付,同質化競爭的現象都很嚴重。支付行業的發展不能單一依靠手續費的方式來盈利,需要銀聯和第三方支付彼此進一步開放,通過開放推動創新。另一方面,在新的開放創新的環境中,也需要新的規則來維護安全和防範風險。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行業規範和開放創新同時推進的過程。延伸閱讀阿里合伙人制度披露 成赴港上市"糾結點"據香港媒體近日報道,阿里巴巴集團已向港交所提出了一項"創新方案"(合伙人制度),該方案將允許包括馬雲在內的合伙人在上市後提名半數以上的董事。然而,這一方案與當前港交所相關規則並不相符,成為阿里巴巴集團上市的"糾結點"。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人士昨日向記者確認,公司管理層的確實行合伙人制度,從2010年起已經開始執行,包括馬雲、陸兆禧和蔡崇信等20多位高管和業務帶頭人均是合伙人。然而,阿里巴巴集團如果在港上市,這種合伙人制度可能會成為障礙。"因為阿里的合伙人對上市後董事會有較大的影響力,並有權提名過半數董事,股東大會和合伙人都可以提名董事,會造成雙重股權結構,這與香港當前上市規則不符。"一位熟知港交所規則的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和港交所的談判已經拉鋸很久,現在仍然沒有重大突破。"一位接近上市安排的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團提出通過合伙人結構加強控制權的建議已有一段時間,但港交所至今仍未開綠燈。香港東方日報評論員認為,市場不想這宗"千億IPO"與香港擦身而過,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制"董事提名安排,對香港投資市場是一項創新,市場需要時間瞭解。這個方案的其中一個潛在好處是容許管理層在"同股同權"的前提下,獲最大限度的董事提名自主權,使創辦人辛苦建立的管理文化,不會輕易地隨著公司上市,逐漸被資本市場文化侵蝕。成都商報記者 席大偉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