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保利地產城鎮化實踐:南海新城樣本

張曉玲 陳祥華廣東佛山千燈湖畔,迷你倉一個城市新中心已頗具規模。2005年,保利地產以1.4億元將佛山南海區千燈湖景區三幅地塊收入囊中。8年之後,五星級保利洲際酒店、保利水城購物中心、保利一號公館等標杆性酒店、商業、住宅物業在這裡拔地而起,千燈湖生活圈就此形成。在政府的規劃前提下,包括保利地產在內從事城市綜合運營的房地產開發商的進入,加速了當地城市化進程。"保利地產就是給這裡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心,吸引人口和產業進駐。"保利地產副總經理胡在新認為,保利模式並不是簡單的造新城,而是側重于對城市的改造與功能提升。拓荒者2005年的千燈湖景區風光旖旎,但遠未如今日這般繁華。"在保利來到之前,這裡只是城市景觀公園。"胡在新說,8年前保利來到千燈湖時,此處仍顯荒涼。據瞭解,早在10年前佛山千燈湖就已經完成區域規劃,開始招商引資。但在保利之前,沒有其他房地產開發商願意進駐。彼時,千燈湖區域開發配套比較滯後,廣東省高新金融服務區的規劃尚未提上議事日程。千燈湖規劃中包含的酒店、購物中心等商業項目,對資金要求高,開發周期長。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保利地產2005年的進入是一場"冒險"。胡在新坦承,最開始進入千燈湖區域,是看好該區域未來發展前景,下定決心"拓荒"。"佛山當時還沒有城市中心,而千燈湖具備了良好的定位和規劃前景。"保利地產掛牌取得的千燈湖�動地塊占地近17萬平方米,處在南海新城中軸線的核心位置,也是南海區規劃新中心商務區的核心項目;此後,保利地產陸續取得附近地塊共80余萬平方米。不過,作為"拓荒者"有著許多先發優勢。這塊區域是處女地,地價當時相對便宜;政府在滿足控規和出讓規劃要求前提下,給予企業很大的自主性:政府著力完善前期配套與初步規劃,而不干涉土地使用細節,先期進入的開發商在市政配套上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等。"對於新城,有些企業會選擇儲存土地,坐享土地價值本身上漲的紅利。但在我們看來,只有塑造區域標杆、快速開發,真正帶動一個區域的發展,才能與區域共同分享投資回報",胡在新說,保利地產拿到上述地塊後立即著手開發,同期開工量高達60萬平方米,極大帶動了區域發展進程。5-8年後,這些回報逐一兌現。除了住宅貢獻的利潤外,保利地產在千燈湖運營的商業項目也全面進入收穫期。以保利水城為例,2012年保利水城招商率穩定在98%,開業率96%,新簽約商戶租金同比增長20%,主力店永旺超市的營業額在華南區域排名第5位,購物中心全年營業收入接近10億元,同比增長18%。在此過程中,政府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在取得土地出讓金等收入後,又迅速投入到市政配套中,這對南海新城項目的推進大有裨益。差異化開發住宅,是保利地產南海新城建設的"排頭兵"。保利地產千燈湖片區項目商住平均配比大概是3比7,住宅業務占七成。商業、住宅項目同時開工建設。商業項目的建設周期是住宅的兩到三倍。"住宅從拿地到開工,一般只需一年,直到竣工,總共只需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住宅開工時,商業項目還處於設計階段。" 保利地產華南公司副總經理張亮介紹說。保利水城的總經理鐘德輝回憶,當時商業項目遇到很大困難,首當其沖即是定位。那時佛山商業地產受廣州、香港等地的衝擊非常嚴重,佛山的購買力外流很厲害;而政府之前給該區域的定位是RBD(休閒商務區),但保利發現這不是特色,難以跟其他區域競爭。保利地產認識到,城市定位需要差異化,只有差異化才是競爭力。2007年7月,在保利參與之下,廣東省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在千燈湖授牌成立,區域功能定位就此改變。與此同時,渣打銀行、匯豐環球客服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入駐,粵港·金融科技園也在此設立,千燈湖片區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彼時,保利的商業、住宅產品成為該片區最早的配套,服務輻射範圍逐步擴大。2009年4月,保利水城購物中心開門營業。投資10億,總建築面積自存倉5萬平方米,這是國內第一個推出"水城"概念的大型綜合性購物中心,也是保利地產首度進駐佛山的城市地標性項目。然而保利水城的招商並非一帆風順。鐘德輝介紹,引入日本永旺百貨入駐時,對方幾次猶豫,因為對方開店首先要衡量購物中心和賣場直接輻射的人群數量,當時完全達不到要求。"我們就延長免租期,在硬件設施上給它一些補貼," 鐘德輝說。2010年前後,南海新城初具規模,吸引了更多開發商入駐,如中海外、招商、萬達、新加坡豐樹集團等。2012年6月,萬達首次進軍佛山市場,在千燈湖拿下了一塊占地面積9.6萬平方米的商住用地,總價20.36億元。南海新城持續受熱捧,地價也隨之連年上漲,連保利也無力再拿。"短短幾年時間,樓面地價從三四千元漲到七八千元,這個區域我們建了這麼多好的設施後,最後我們自己都拿不到地了。"張亮感嘆。他坦言,南海新城目前的發展態勢已超出自己的預期。產業與人有人就有一切。今年以來中央高層一再強調,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胡在新指出,在包括佛山在內的任何城市,不管是產業升級還是區域發展,關鍵在於人。"因為中小城市不缺地,缺的是人。"要打造一個新城,就是要把人們的衣食住行實實在在安排好,在一個行政區域里實現基礎配套設施的更新換代,才能吸引到人。胡在新指出,保利地產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配套商,既然城市中心要吸引起載體——人,就需要前期配套,保利地產用當時最高的標準做了一個酒店,並且在保利水城的招商中採取了免租等方式給予合作伙伴信心。其次,南海新城建設過程中,保利地產不斷地主動去參與這個區域的定位,進行微調,以便引入合適的產業。南海新城金融服務區的初級規劃,都是保利找企業一起協作的。在保利模式中,一旦投入對新城的開發,公司與政府之間實質是在構建一種雙贏的局面。一方面政府希望通過底價出讓第一塊地,基於區域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帶動區域發展;而保利地產也希望能把區域功能做起來,吸引更多的產業和人群。此外,新城建設涉及到舊城(村)改造與升級,就必須面臨拆遷與人的安置問題。在業內看來,珠三角地區農民、原住民是比較幸福的一群人。"我看了這麼多的舊改,珠三角區域的方案是比較人性化的。"首先,在原有土地被徵用之後,要為原住民建拆遷安置房,搬遷農民的生存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其次,一般來說,政府徵地時,會讓原住民保留一些地塊,雖然最初出讓的地價可能很低,但保留的這些地塊現在已經大幅升值,一旦提上開發日程,足夠村民分享收益。珠三角發達地區幾乎所有的村落都有自己的合作社,年底分紅比較可觀,據當地居民介紹,"合作社一年幾十上百萬的收入,原來的物業還在出租,一旦再搞土地開發,一塊地一次分紅可能就是幾十萬。"政府目前針對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也比較完善,不必擔心後續生活問題。張亮認為,沒有多少珠三角農民願意當市民,他們並不羨慕城市人的生活。經過8年的發展,今日的南海新城已成為廣州、佛山交接處人氣最旺的城市中心。胡在新認為,南海新城的發展說明,有些商機未必是一開始能看清楚的。區域差異化發展、城市群、二線城市的發展,超過了地產行業的預計,也超過了保利的合作伙伴永旺、洲際等的預期。作為一個區域變遷的推動者和見證者,保利地產對中國城市群和城鎮化的發展抱有很大的信心,胡在新希望,保利地產在南海的探索可以複制到其他區域和城市,並不斷有新的因素加入。"城市群的發展,以一個大城市為核心,它的周邊城市就稍顯暗淡,但它們通過差異化可以生存。"張亮認為,如果發展服務業和第三產業,佛山拼不過廣州。但佛山有非常強大的工業和製造業,主要是家電、家具輕工業為主體,而一汽大�生產基地的引入,使這種規模化、產業化的程度更提升一步。據介紹,保利在佛山的第二個新城佛山新城定位為中德服務區,打造基於工業的研發、技術升級相關的咨詢服務產業,已寫入佛山市未來二十年的經濟發展規劃。迷你倉新蒲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