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上海
4G千元手機有望明年面市 "中華酷聯"成功"逆襲"4G牌照千呼萬喚終出來。而在此之前,儲存倉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芯片企業等產業鏈各方都已早早地加入到4G熱身賽中。在多方參與下,預計明後年將成國內4G手機爆發期。隨著出貨量的大幅增長,手機價格將明顯下降,明年下半年或有大量千元4G智能手機推出,屆時將引發新的換機潮。在這一輪洗牌中,相比洋品牌,國產手機擁有運營商紅利和本土優勢,可以更好地踏出第一步,有望借4G打個翻身仗,加速轉型中高端,進而解決目前市占率與利潤難兩全的困局。當智能手機遇上4G網絡4G網絡普及後,手機用戶將能享受到更快的網速、更好的語音質量、更方便的國際漫遊等。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4G相比3G實際並沒有太大的革命性,但其帶來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網絡速度的飛躍。"在3G時代,2M、3M的手機上網速度讓很多智能應用和數據業務成為現實,而4G時代的網速可以達到百兆甚至更高,讓更多的大數據業務得以實現、各種基於高清視頻類的應用得以普及。對於大�消費者來說,售價是他們對於4G手機的另一個重要關注點。作為全球最重要的TD-LTE市場之一,受益于牌照的正式發放,中國TD-LTE終端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產業將不斷成熟。隨著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商將推出更加實惠的手機終端產品,出貨量的增長將驅動TD-LTE手機的平均售價出現明顯的下降。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發佈的數據,預計到2017年,中國TD-LTE手機的出貨量將超過1.8億部,占比達到46.6%。產業鏈各方搶搭4G頭班車很顯然,4G已經是電信運營商、手機製造商、芯片廠商、服務開發商等任何企業都不敢輕視的高成長、高價值市場,產業鏈各方紛紛加緊排兵佈陣,搶佔先機。據瞭解,上個月初,中國電信已將4G終端具體需求下發給各手機廠商,預計2014年手機集采約6000萬部,其中4G手機銷售以自身主導為主,目標是到2014年達倒2000萬部,且將加快多模終端設備的推出,由此發揮3G網絡與4G網絡相融合的優勢。實際上,圍繞4G終端產業鏈,中國電信早早就�動市場布局。在今年6月的天翼交易會上,中國電信邀請產業鏈合作伙伴華為、高通、TCL進行了4G技術或產品精彩展示。其中,華為為中國電信搭建了4G體驗網,並展出了全系列LTE終端,包括LTE迷你倉最平機、平板、數據卡和網關。中國移動則表示,年底前將聯合合作終端廠家提供超過30款4G手機與數據終端。明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將推動4G手機種類超過50款,明年將推出"千元4G手機"。除了運營商,終端商對4G的投入熱情也很高。比如中興通訊,在4G牌照發放後,公司高級副總裁葉衛民就表示,明年中興LTE終端出貨量計劃達到整體的40%-50%,並且目標在移動和電信LTE市場占據前兩名。在產業鏈各方的積極參與和投入下,再加上相比3G數據對2G語音,4G並不是革命性創新,除芯片、基帶外,4G與3G手機配件大多通用,這些都會大大加快4G終端產品的推出速度。業界普遍預計,如果說今年是4G終端元年,那麼,2014年四季度到2015年將會是4G終端的爆發年。"中華酷聯"領銜轉型3G時代,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一直"郁郁不得志"——中高端市場仍舊被國外品牌把持,國產品牌手機則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消費市場,利潤也因此被嚴重壓縮。不過,這一狀況有望在4G時代得以轉變。從2G到3G,國內手機市場最主要變化就是運營商渠道銷售占比提升至50%以上。而在4G時代,這一滲透率還將大幅提高,業內預計,2015年4G手機運營商渠道銷售占比將超過80%。運營商的大規模定制和集采,對於"中華酷聯"等國內廠商來說是個利好。國內廠商率先投入布局支持4G網絡的智能手機終端,可以獲得先發優勢,爭取更多高端用戶,擺脫目前的低端品牌形象,借機轉型高端。當然,市場競爭歸根結底還是用戶爭奪戰,在搶佔4G高地之後,廠商還需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用戶究竟需要怎樣的4G終端。對此,每個用戶都有他們選擇的標準和門檻,但總的來說,4G手機能否為用戶帶來比3G更加卓越的移動體驗,是普通大�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之一,否則我們為何要選擇價位更高的4G手機而非3G呢?手機網頁瀏覽是不是快,功耗是不是低,圖形處理是不是炫目,這些都將成為用戶真正關注的焦點。另外,功耗永遠是4G手機用戶關心的問題,如何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降低功耗,如何使手機的功耗令用戶滿意,這也是終端廠商需要思考的。總之,與3G手機相比,4G手機不會有太多的區別,都需要有更好的顯示屏、更強大的電池續航能力、更快更順暢的使用體驗,任何硬件上的改進,都是為了讓消費者感受到更舒暢的使用體驗。 李藝玲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